close

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我認為「因材施教」最為困難,
因為這牽扯到教學場域三度空間(時間、空間、人間)的客製化,
有時同樣一份教材、同樣的一股熱血,
會因為不同的場域、班級而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這些年間花了不少時間在各個不同場合及課程分享以過所經營的智活場域成果,
有些聽眾的反應很好,有些則冷淡,
有些讓我感到倍受尊重,有些則是讓我覺得不值一文,
或許這些都是場域的常態,而這也讓我不斷的檢討自己在表達上是否過於主觀,
或者是什麼其它的元素。

在這些年與學生們一起深入農村與在地社區的經驗中,
以此為根基所回饋的成果或許無法滿足所有同學傾向速效學習的想像,
但藉由智慧生活科技與人文的交融,我嘗試引導學生們運用適度的數位科技,
【說一個好故事】的期許來呈現成果,讓場域知識得以具體活化在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中,
讓教育不落俗套,讓學生充滿歡笑。

此外,在現今網路資源發達,再加上社交網路推波助瀾的威力下,傳統上教師所須扮演的【施教者】的角色反而顯的太過沉重。因為再多的備課內容永遠趕不及網路上的資源,我認為今日的教師必須經歷一次教育者的【典範轉移】-亦即從【施教者】轉變為【適教者】,從孔子的【因材施教】轉變為阿笠所說的【因材適教】。

那什麼是【因材適教】呢? 這可以分"材"與"適"兩個面向來說。

材,人才也,教材也,上課的過程中老師必須不斷的探測、考量、診斷學生的人才及才能的界限才能夠決定要以什麼方式或什麼範疇來定位教學的內容,而因著此一主觀的酌定結果,也連帶影響到教材的選定,這就是我所謂的【適】教。

適,調整、適合也。老師因著相異的"材"(人才、教材),必須一步考慮調整教學的方法,我認為其關鍵想法在於【引導】,在我的經驗中,老師若過度以【施教者】較高的姿態自居,學生並不容易接受教學的內容,反而是以【引導者】的方式切入,同學們會較易接受。此外,教學中的引導必然是有引又有導,有明確的教學指引,如影片、網站連結或一些參考資料之外,我會用比較個人經驗的方式提出一些個人的詮釋,讓學生知道老師的觀點,但這並不是要強迫學生接受,而是讓他們知道有這樣的觀點而已。

有了【指引】,才能帶進所謂的【導】,也就是透過一些練習(俗稱的homework/excercise)讓學生自我導引出學習的成效,透過一些即時演練或回家作業,學生得以自我診斷學習成果。而社交網路平台的運用,更可方便的讓學生在學習群組(社團)中藉由彼此觀察留言、作業、按讚而達成動態同儕review的效果,而臉書中的"讚"機制常會引導原PO者一再回到原發文深化討論,藉此可以引導出更深、更廣的思考成果。

簡言之,在現今網路資源爆量及社交網路綿密錯綜的兩大基礎下,現代師生的學生歷程變得越來越有趣,教師與學生的分野已然模糊,也必須是模糊的,唯一可以確認的,老師可以是一老練的引導者、導引者,而學生則必須是一勤奮的學習者,但這學習是在社交網路非線性回饋系統下的綜觀脈絡下所迸發的智慧結晶,而這正是引導我們走向未來更迅猛、更複雜多變,也更令人著迷的群眾學習世界的入門磚。

----
PS1. 會寫這一篇是受到阿笠參與的智活聯盟好友們的激勵,因為計畫要出專書,其中有一段必須提供個人教育理念(但字數有限),在越想越多的煩惱下就有了以上的思考。

PS2. 入行快十年,我遇到的學生也算以數千計,雖說不是社會上普遍認為以成績量度的"人才",但絶對都是對社會有貢獻的幹才,每堂課站在教師的位置向下望,總有令人著迷與不解交錯的風景,這是身為教師的我們最大的rewar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笠博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